◼️🟩◼️🟩◼️🟩◼️----🍜 剛看完那支 YouTube 訪談,整段聽下來我的想法就是 @idOS_network 在做的事~ Nikola 在講「要令鏈上產品大眾化,就別再講技術,而是讓它變成另一條支付鐵路」,那句話根本可以直接套到 #idOS 身上,只是把「支付」換成「身份」。 他說一般人不想知道什麼鏈、什麼 gas,也不想搞懂私鑰或 KYC 的流程,他們只在乎能不能用、會不會安全、能不能信任。 這就跟 @idOS_network 的理念一模一樣,令身份的管理變成“看不見但隨處可用”的底層設施。 使用者不需要懂密鑰學,也不需要每次重新上傳證件,因為資料都在自己手上,加密、授權、驗證都在背後自動跑,所以它就像是 Web3 世界的「身份」,任何 App 或協議都可以直接接上去用。 ╭─────✦✦─⋆⋅☆⋅⋆───╮ Nikola 提到的「abstract complexity」這點,Web3 現在最大問題就是大家還在講技術,但真正的大眾化產品應該是隱形的,像 #idOS 這樣,把複雜的資料加密、授權、合規都藏在後台,前面就只有一個一鍵登入的體驗。 用戶不會想知道你的身份在哪條鏈上,也不想管是 ZK、MPC 還是 DID,他只想登入就能用,關掉就能安心。 ╭─────✦✦─⋆⋅☆⋅⋆───╮ 而且如果從整個市場角度看,TON 想把支付嵌進 Telegram 的生態, @idOS_network 做的就是把身份嵌進整個 Web3 生態。 TON 的重點是穩定幣, @idOS_network 的重點是數據,TON 想成為交易和儲值的入口,idOS 想成為信任和驗證的入口,兩者走的邏輯很一致,令區塊鏈的技術退到幕後,令用戶只看到順暢體驗。 ╭─────✦✦─⋆⋅☆⋅⋆───╮ 我自己很喜歡這種趨勢,不講鏈、不講合約,而是講「我能不能用得跟 Web2 一樣方便,又可以多了安全跟主權」 #idOS 就是這條路的代表,它不是在教人怎麼上鏈,而是令人根本不需要知道自己在上鏈。
1.52萬
80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